2022-12-02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儿科
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者婴儿,脑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持续存在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导致运动受限。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沟通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的问题。临床上根据神经病理学特点,将脑瘫分为以下类型:一,痉挛型,占脑瘫人群的70%-80%,以速度依赖性肌张力增高、痉挛姿势、选择性运动受限和病理性反射为特点,病变位于锥体系通路。根据受累的肢体情况,可进一步分为单侧性瘫和双侧性瘫。二,不随意运动型,占10%-20%,以肌张力不稳定、非对称姿势和不随意运动为特点,可以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病变位于椎体外系的基底节区。三,共济失调性占5%左右,以肌张力低下、平衡和共济障碍、运动启动缓慢和协调不良为特点,病变位置与小脑和其及联络的一个通路。四,混合性脑瘫,可以是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