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儿科
儿童肝炎即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小儿乙型肝炎占多数,其中巨细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肝炎,在儿童的肝炎中有一定的比例。虽然引起肝炎的病毒不同,但临床表现很相似,因此,希望家长及早引起重视,及时治疗。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小儿较少,以夏秋季的发病率为较高,甲型肝炎潜伏期较短,约14-40天,病人的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能少于30天,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炎病人体液及病毒携带者的粪便里,通过污染手、饮水、食物,或者食具,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可在60-160天,相应的乙型肝炎病人的隔离期也应比甲型肝炎更长,乙型肝炎病毒储存在病人的分泌物,如唾液和精子中以外,还存在于病毒携带者的组织和血液中,因此,在传播的途径上,除了经口传播以外,还可通过输血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肝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肝肿大、肝区胀痛、黄疸、营养不良等,通常可分为急性肝炎、亚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四大类。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主要是合理的休息、营养、心理疏导、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肝炎病毒、抗肝纤维化等治疗,其中重点是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