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儿科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的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及其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的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其气候因素都可以致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消化道感染或者非感染性的两种因素,对于消化道感染最常见的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如果孩子出现了消化道细菌感染,需要给与积极的抗感染治疗,也就是抗生素的治疗。如果孩子是病毒的感染,只需要对症的止泻,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的治疗。如果孩子是消化道的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原因包括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或者牛奶蛋白过敏等,多数见于小月龄的孩子,需要根据相应的原因。如果是乳糖不耐受,需要在母乳前添加乳糖酶或者换用没有乳糖的奶粉,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需要给与低敏奶粉或者母亲忌口等,帮助孩子做腹泻的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