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儿科
婴儿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或者胎敛疮,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炎,为婴儿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病损为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及慢性期重叠交替,伴剧烈瘙痒,病因常难以确定。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可泛发或局限。由于病变在表皮,预后一般不留痕迹,起病大多在生后1-3个月,6个月后逐渐减轻,一岁半后大多数患儿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逐渐蔓延至颈部、肩部、躯干、四肢。皮损呈多形性,初起时为红斑或红丘疹,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增多,并出现丘疱疹、小水泡、糜烂、结痂等,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有奇痒。患儿夜间哭闹、躁动不安,可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极少数患儿可发生全身感染。患儿应该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但是水温不能过高,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痂皮较厚时,宜先用消毒麻油湿润,再擦掉痂皮,切勿硬性剥除。尽量避免搔抓和摩擦,衣着易宽松不易太厚,穿棉制衣服,避免接触毛织化纤衣物。母乳喂养者,母亲不易食辛辣、燥热、鱼腥、牛羊肉等发物,患儿不易添加虾、蟹、鱼等易过敏的食物。